玻璃技术的传播史

 

全球通凤凰观察

 

从玻璃技术的演化及传播来看,叙巴是名副其实的玻璃技术的发源地。罗马帝国的大一统,使得玻璃业在西欧地区得以传播、发展。在工业革命的带动下,西方玻璃业取得长足发展。

 

<最早的人造玻璃>

公元前三千纪中期,古代两河流域的先民最早制造出了玻璃。前16世纪中叶,北两河流域、北叙利亚的先民革新了玻璃制造技术:发明了芯制法、模铸法,制作了各种颜色的玻璃器皿。

公元前16-12世纪,玻璃原材料的主要产地是两河流域、埃及,而其他地区则从这里进口玻璃原材料来制造玻璃器皿。从前14世纪起逐步形成了阿马尔那、利希特、甘提尔三个玻璃生产中心。到了前14世纪中叶,整个近东的玻璃生产进入鼎盛期。

12世纪,东地中海地区海上民族入侵引发的大动乱,使得玻璃业进入严冬。从前9世纪起,玻璃业在叙利亚沿岸、两河流域地区复苏。从新亚述时代记载玻璃料生产配方的泥板文书来看,此时的玻璃生产技术取得了一定的进步。

 

<成为日常消费品>

在罗马帝国时代,玻璃业获得了巨大发展。到1世纪中叶,玻璃器生产技术实现了第二次飞跃。前1世纪,叙巴的工匠发明了吹制法;公元1世纪,叙巴的工匠把吹制法与模铸法结合起来,发明了有模吹制法;200年,在吹制法的基础上,出现了制造平板玻璃的技术。

叙巴工匠在罗马帝国境内的迁徙,使吹制玻璃业在帝国境内广泛开展。1-3世纪,吹制法先后传到亚平宁半岛、高卢、日耳曼地区(今德国)、不列颠等地。除了在西欧传播外,吹制法也向东方传播,1世纪传播到波斯,5世纪传到中国、印度。

罗马帝国时代,玻璃既用于制作盘子、碟子、瓶子、壶、杯子、勺子、灯等,又用于铺路、包衬墙壁,偶尔还用于制造窗玻璃、镜子,成为大众的日常消费品。同时,玻璃业也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以及重要的财政税源。

 

<西方玻璃大发展>

西罗马灭亡后,西欧的玻璃业并没有完全消失。由于此时埃及的碱不易获得,西欧开始加入草木灰来熔炼玻璃料,制造出墨绿色的“森林玻璃”。从7世纪起,西欧人发现了玻璃的新用途,用玻璃制作透镜、棱镜、眼镜。

1400年铁木尔攻陷大马士革、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人攻占君士坦丁堡后,大批东方玻璃匠逃到了威尼斯,威尼斯的玻璃匠有两项重大发明,一项为发展了彩色玻璃薄条嵌入玻璃中的技艺,另一项为发明了制造高纯度水晶玻璃技术。从此,玻璃的干净与厚度,成为衡量玻璃制造水平的标准。

16世纪以来,以威尼斯为代表的亚平宁半岛的玻璃业,推动了西欧玻璃业的发展。17世纪末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玻璃生产中心。(凤凰网历史)

 

【本期全球通凤凰观察播放完毕,感谢您的收看】